沉重書包顯現的嚴重問題
【聯合晚報╱社論】 2010.10.28 02:34 pm
今年的兒童節,在台北市長郝龍斌的要求下,台北市的小孩們過了一個「沒有功課」的假日。一個沒有功課的假日,對照突顯的,卻是全年另外兩百多個總是有功課、有很多功課的日子。
【聯合晚報╱社論】 2010.10.28 02:34 pm
今年的兒童節,在台北市長郝龍斌的要求下,台北市的小孩們過了一個「沒有功課」的假日。一個沒有功課的假日,對照突顯的,卻是全年另外兩百多個總是有功課、有很多功課的日子。
小學生的功課多寡,清楚反映在書包的重量上。書包重到讓學童脊椎側彎,這實在是個令人驚訝、令人擔心的現象。然而,更該令人驚訝、令人擔心的,其實是這樣的問題在台灣根本不是新聞;但我們的教育體制卻見怪不怪,對這件長期存在的事視若無睹,也漠不關心。
第一個層次的問題:為什麼小孩需要放那麼多東西在書包裡,每天背著上學、放學?原因在,我們的家長和老師迷信功課,迷信盡量拉長學習時間,以為這樣就能有比較好的學習效果。在課業安排上,我們的上學、放學分界,意義不大:在學校的學習,一直不斷用各種方式延續到放學後,於是課本、作業簿就必須從學校背回家,又從家裡背到學校去了。
許多關於學習效果的心理實驗,都明白顯示學習效果和學習時間並不成正比,我們的家長、老師卻從來不理會。課本能提供的學習,應該只是小孩成長所需的知識、技能中的一小部分,此一最基本的概念,也被忽略了。編得再好的課本,其內容都極其有限,如此有限的內容,學生利用在校時間學習,是合理的安排,哪有必要再去佔用他們放學後的時間?放學之後的時間,應該讓小孩有他們不同的追求,去經歷他們自己的成長;如果一味將他們綁在課本上,能真的多學到什麼呢?只是浪費他們的時間反覆練習已經學過的東西罷了。
第二個層次的問題:就算一定要有功課,也不是非得背那麼重的書包不可,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減輕書包重量嗎?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體制,不能多費點心來處理這個問題?小學生的課本一定要用這種方式編嗎?非要有那麼多其實用不到的紙本塞在書包裡嗎?更進一步問:一個全球最主要的電子產品製造大國,為什麼電子書包說了那麼多年,毫無進展?是「不能」,還是「不為」?
書包重爆! 脊椎側彎生暴增6成
【聯合報╱記者邱瑞杰╱台北報導】2010/10/28
台北市議員批評北市府書包減重政策未落實,學生脊椎側彎人數持續增加。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杜建重攝影
台北市議員王鴻薇、侯冠群昨天說,教育局前年和去年,調查台北市小一、小四、國一和高一學生的脊椎健康情形,前年有四千四百廿九名學生脊椎側彎,過了一年,脊椎側彎學生人數竟然暴增到七千一百八十三人,增加了六成。
王鴻薇等人表示,患有脊椎側彎學生人數,國中生比小學生多,高中生又比國中生多,很可能是書包太重造成的,要求教育局提出減輕書包重量的具體作法,不要淪於口號。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林信耀說,學生書包的重量不能超過體重的八分之一,教育局會要求各校落實規定。但光靠老師是不夠的,也要請家長注意孩子看電視、看書、打電腦和吃飯的姿勢,才能預防脊椎側彎。
台北聯合醫院骨科醫師羅浩儒說,小學生背超過體重十分之一的書包,步行十五分鐘以上到學校,當然可能引發脊椎病變,門診發現學生脊椎側彎多為姿態不良造成的,背書包也是可能原因,側背書包對脊椎的傷害又比背包式書包大。
教育局統計資料顯示,前年北市有兩百零四名小一學生脊椎側彎,小四學生有四百八十三人,國一學生為一千三百七十八人,高一學生已達兩千三百六十四人,隨著求學時間越長,學生脊椎側彎的人數越多。
興雅國小家長會長丘祖安說,他讀國中的大兒子書包裡,有課本及三種版本的參考書和安親班的教材,加上學校書包很大,孩子會塞一些東西帶到學校,書包就會變得很重很重,有次竟重達十七公斤。
林信耀說,教育局已補助全市的小學在教室設置置物櫃,希望老師和家長教導學生善用置物櫃來減輕書包的重量。教育局近日開始,會實地到各校訪視執行情形。
丘祖安建議各校都購置體重計,老師或家長只要「目視」學生的書包可能過重,就馬上「過磅」,大家才會有警覺心,書包減重成效會更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