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 教長憂:國中生不讀書怎麼辦?
吳清基也強調,12年國教勢在必行,國中教育一定要事先做好安排,讓孩子可以發展社區服務、音樂、體育等多元學習,教育不是為了考試才存在。
中廣新聞網 日期:2010/10/26 18:35 (陳映竹報導)
教育部長吳清基今天主持99年全國多元入學總檢討開幕,指出12年國教是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但他憂心,未來取消基測,少了升學壓力,學生不讀書該怎麼辦?提醒高中端要有為學生彌補學習落差的心理準備。
教育部12年國教工作小組將在今年底完成研究案,教育部長吳清基希望,12年國教越早實施,讓基測不再成為國中生的負擔。不過,吳清基也指出,未來國中少了基測的考試壓力,孩子如果不讀書該怎麼辦?國中生不像高中生會自主學習,如果未來國中生不肯好好讀書,高中也預為因應替學生彌補學習落後。
吳清基也強調,12年國教勢在必行,國中教育一定要事先做好安排,讓孩子可以發展社區服務、音樂、體育等多元學習,教育不是為了考試才存在。
12年國教無基測 教長憂學習倒退
自由時報 日期:2010/10/27 04:11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胡清暉/綜合報導〕教育部大力推動十二年國教,預計年底完成研究案,未來讓「基測走向歷史」﹔但教育部長吳清基自己也不免憂心:「不考基測時代來臨後,孩子不讀書怎麼辦? 」
吳清基昨天表示,十二年國教工作小組將在十二月底完成研究案,送行政院討論。他指出,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適度的壓力是有必要,未來完全沒有升學考試壓力。
吳清基強調,配合十二年國教的推動,一定要事先在國中端做好安排,「未來教育不是為考試而存在」,國中教育要設計引導讀書的方式,安排社區服務、音樂、體育、才藝等多元適性學習。
家長團體批教長 讓基層更憂慮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無法認同。」他批評吳清基身為教育部長,應激勵大家往十二年國教的方向前進,不是讓基層更憂慮,他也呼籲教育部應該妥善規劃,並做好配套。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認為,沒有升學考試的學習,對於老師、家長及學生都是挑戰,但不要讓挑戰變成恐嚇。他質疑,針對基測而學習,本身就是扭曲,希望為政者能夠深思。
十二年國教實施涉及關鍵的學區劃分,目前許多家長迷信讓孩子跨區就讀「明星學校」。教育部委託宜蘭高中長期追蹤基測成績PR60至99的學生,選擇就近入學或跨區就讀,三年後考大學的成績表現。
研究主持人、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表示,研究意外發現,學業成績與通學距離有顯著相關。他說,「高基礎、低成就」學生,指基測PR95以上、學測成績低於平均值者,平均通學距離十二.五公里,而「低基礎、高成就」學生,指基測PR80以下、學測高標以上,通學距離只有四.八公里,兩者相差三倍,代表跨區就讀成績未必比就近入學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