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12年國教太倉促? 教部:準備30年

12年國教太倉促? 教部:準備30

 

陳珮瑜 | 台灣醒報 2012828 下午7:11.. .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台北報導】針對教育部引用芬蘭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好表現,證明高中均質化教育很重要一事,國教盟召集人王立昇今召開記者會指出,PISA屬於國中端,且芬蘭推動教改已近20年,台灣卻不足3年。與會學生也建議,應確認配套到位,例如國高中教材銜接,再推行教改。教育部則回應,12年國教已準備近30年,目前也擬定29個配套,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PISA是全球性學生評量,考題重視理解和統整能力。教育部曾引用芬蘭在PISA的高排名,證實均質化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王立昇指出,教育部根本是錯誤解讀,因為芬蘭國中的師生比是110,台灣卻是130,且芬蘭推動教改已近20年,台灣卻不足3年。

台師大機電科學系教授吳順德也補充說,PISA的調查對象多數是滿15歲的國三學生,與高中均質化無關;且芬蘭的高中入學方式得計算國中在校成績,部分高中職也有個別入學考試或性向測驗,和教育部推動的免試入學大相逕庭。

王立昇還提到,芬蘭自1980年代末期慢慢推廣「高中無分年」制度,讓學生自己規劃高中的課程,只要修滿指定學分,即可畢業。王立昇強調,芬蘭政府並未一次全面性地進行教育改革,1995年只有1/3的高中採納改革,到2000年才普及至全國,顯示教育改革須依循漸進,人民才能逐步接受。

遠從高雄而來的雄女學生張庭慈談起自身經驗,表示因為免試入學的影響,基礎知識已漸不被同學重視,而超額比序納入太多才藝項目,使得學生補習風氣越來越盛。她認為,如果12年國教真要推行,等到國高中銜接教材發展完備,技職管道也暢通之後,再來實施也不遲。

台中一中學生陳昱安也表示,教育部將多項才藝技能納入超額比序,實是美意,但老師的評分方式過於主觀,如何建構一個客觀、公正的評鑑標準,還需教育部仔細思考。

對此,教育部中教司司長張明文回應說,12年國教已經準備了近30年,絕非外界所言的倉促上路;目前也已擬定29個實施辦法,包括師資的培育、適性輔導、推動高中職社區化等等,都希望能幫助孩子快樂學習,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