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高教工會成立 促大學民主、資源公平

高教工會成立 促大學民主、資源公平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2月18日 下午5:17.

組工會的風潮,也吹入大學校園!兩百九十四位大專校院教職員,發起「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這是全國第一個由各大學教授、職員、助理共同組成的工會,以推動大學民主、促進學術自由、教育資源公平分配為目標。(陳映竹報導)

第一個高教產業工會誕生。目前全台大專校院的受雇者,至少包括六萬名專任和兼任教授,三萬名職員,以及十二萬名以上的教學研究助理和工讀生,高教工會觀察到,這些年在僵化的評鑑下,獨尊SCI、SSCI等片面的國際論文指標;因應少子化,政府和各大學推動各種「非典型雇傭」的聘約,讓高教受雇者工作條件下滑,越來越多大學教師淪為約聘工、兼職工。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學生時期參與過野百合運動,如今發起籌組工會,他直言,對當前教育體制有很大不滿,包括勞動尊嚴、勞動條件、資源分配、大學民主 掄,希望透過工會促進團結,思考下一世代需要什麼教育環境。
 
高教人員組成工會,全國教師產業工會聯合會長劉欽旭樂見其成,他建議,高教產業工會可從議題設定,吸引會員,再透過會員在公共媒體、勞動條件等專業領域,以推動團體協約,保障工作條件。
 

高教工會成立 捍衛師生權益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8日電) 2012年2月18日 下午2:26.
 
來自全台各大專院校,近300名教育工作者今天發起成立「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以維護勞動條件與尊嚴,推動大學治理民主化,促進學術自由與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正義為職志。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灣大專院校的受雇者,至少包括6萬名專任與兼任教授,3萬名職員,以及12萬名以上的教學研究助理與工讀生。
 
高教工會表示,政府推動的僵化評鑑下,獨尊片面的國際論文指標,使得各大學教師與助理為此疲於奔命,而大學裡的勞動強度不斷提升的同時,政府和各大學卻日益推行各種「非典型雇傭」約聘、兼職趨勢,使高教受雇者的工作條件持續下滑,1年結束後,就得面臨失業壓力。
 
高教工會說,根據教育部統計,近10年來,2001年各大學專任教師有4萬1822人,兼任教師僅有2萬7111人; 2011年,專任教師有4萬9929人,僅微幅成長,但兼任教師卻大增至4萬4215人,增加63%。
 
他們質疑,不穩定的就業,怎麼能有高品質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大學做為全國知識的發動,勞動條件若不改善,所引發的骨牌效應將連鎖至中小學甚至幼兒教育內容的發展。
 
高教工會因應去年5月1日工會法的修正,多名高等教育工作者自去年6月發起工會的籌組,今天正式成立。本年度預定的三大工作方向包括維護勞動條件與尊嚴、推動大學治理民主化、促進學術自由與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正義。
 
高教工會說,將成立秘書處、健全各委員會運作、推動成立各校分會、推動團體協約、建構勞資爭議法律諮詢服務、進行教師勞動條件與學生勞動權益調查、研究高教資源重分配與治理民主化、並預定將與各教育、工會團體合作,參加五一勞動節行動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