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蔣偉寧接教長 眾人盼新貌 台灣立報 2012/2/1

蔣偉寧接教長 眾人盼新貌 
   
台灣立報 2012/2/1【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將由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接任,教育界對他評價頗佳,期待新部長為台灣教育帶來新契機。教育界人士盼望新部長推動12年國教配套應該明快,高等教育發展的受限問題也能解套。
 
細節決定成敗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名譽教授吳武典發現,吳清基任內在許多大方向表現不錯,包括12年國教、幼托整合等施政,都是吳清基任內定案。不過,他認為吳清基個性溫吞,儘量求穩建推動,許多配套和實施辦法的明朗度和速度都不足。他發現,吳清基尊重他人意見,對部屬要求過於寬鬆,教育部幾次受到外界抨擊,皆是因部屬屢出紕漏所造成。他認為「細節決定成敗」才造成部長換人的局面;高等教育部分,雖然台灣的大學排名往前,卻不見學生程度提升,高教政策逐漸走向功利主義、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都是新部長需正視的問題。
 
對於新上任的蔣偉寧,吳武典建議:「應該對內部緊一點,對外部鬆一點。」他認為,新教育部長要用對人才,全面集思廣益,對高等教育不要過度控制,讓大學有空間發揮特色。教育政策延續方面,他認為的確是令人擔憂之處,新部長應該延續吳清基的大方向,細部配套措施多加強,盡快設立「12年國教推動條例」,才能保障政策穩健推動,並且也要加強外部溝通能力,讓外界能理解。
 
大學經驗加分
蔣偉寧好友,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認為,蔣偉寧對大學運作了解,對於中小學科技教育推廣也有實際參與,加上協調力、溝通力俱佳、理性思考和前瞻性都相當足夠,相信他能勝任教育部長。教育部對於高等教育發展用單一化的標準,特色發展受限制,張國恩認為蔣偉寧在大學服務多年,特別能瞭解其中問題,期待能在教育界帶來新動力。
 
審慎尋找癥結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開玩笑說,得知蔣偉寧即將接任新教育部長時,直接的反應是:「為何沒找我?」他認為,蔣偉寧應該花1個星期時間想清楚台灣教育如何規劃,台灣教育哪裡出問題,就從哪裡開始著手。
 
各校應有特色
對於新任教育部長的期待,交通大學機械所學生、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公關林同學深感,目前大學過剩的問題,許多技職院校不斷升格為科技大學,許多學校為了招生而拚命增設系所,會造成大學「廉價化」;至於技職院校和一般大學發展有越來越相近,他認為各有所長,應保持各自的特色,希望新部長能重視此現象。
 
穩定教育政策
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認為,蔣偉寧為人坦白,行事直爽明快,雖然對國教可能少有參與,但他態度認真,應該能很快進入狀況。對於新部長的期待,他點出包括公私立大學資源分配不均,評鑑卻使用同一套標準,並不公平,也讓高教發展被束縛。他認為,新部長應從鬆綁評鑑、學費著手。此外,彭宗平也認為,教育部推出不少政策都禁不起考驗,教育界希望成立「教育審議委員會」,讓外部的專業人士進駐,穩健制定政策,才不會與實施面產生太大落差,並應與私校校長多做溝通,了解私校經營問題。
 
彭宗平提醒,台灣教育並非換一個部長就能帶來巨大轉變,還需要教育界與民眾的配合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