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式變了 12年國教才有效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 2011/09/26
12年國教終於拍板定案,今年國一新生就將適用。教育部說,這批學生已從升學考試的桎梏中解放了,但解去綁在風箏上的那條絲線,不只學生、家長不知何所適從,連老師也感到茫然。觀察今年國一新生的親師會,不難看出這樣的現象。
拋開學生及家長最關心的升學制度改變,教學現場還是一樣的教材、教法、評量,改變又在哪裡?
在考試不再領導教學後,12年國教該做的是,從教科書的編、選、用、考開始改起,由教育部發展教材原型,協助教師依此自行發展教材,改善目前為書商把持,教科書份量太少,需仰賴參考書的現狀。
其次,學校評量方式也須根本改變,一改過去反覆紙筆練習模式,改為書面及口頭報告、實作等多元的評量方式。
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改進,是帶動這一切改變的火車頭,師培改革、教師在職進修也須大規模同步展開。
十二年國教要從根改起,須讓學生、家長在教學現場都看到這樣的改變。與其空談12年國教的歷史意義,教育部更應起而行動,帶動教學現場的改變。如果今天不改,3年後的升學制度鬆綁也將徒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