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科技部

發表聲明 撇清不合傳聞
朱敬一張善政 沒問題 
 
【記者陳碧珠、張義宮/台北報導】2012-04-21/經濟日報/A4版/財經要聞
 
行政院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20)日與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共同發表聲明,表示兩人對台灣科技的未來發展有共識,並有相當好的溝通與互信,雙方之間沒有問題。
 
這份聲明被解讀為未來國科會在轉為科技部後,科技預算仍由行政院科技會報審核,朱敬一未來若要主導科技預算的分配,或可尋求科技部組織法解套。朱敬一聲明強調,行政院科技會報與科技部的定位與角色,是「法制」與「組織設計」問題,成立後,行政院科技會報與科技部未來的定位,將交由立法院審議及行政院長裁決,與個人無關。
 
國科會每年有900億元科技預算,一直是推動國內科技產業在學術發展與產業研發經濟重要來源,去年國科會公開今年度科技預算達951.62億元,比去年增加4.92%。國科會轉為科技部後,有立法委員擔心科技部校長兼撞鐘,直接審查科技預算,因此質疑朱敬一。
 
事實上,朱敬一今年上任國科主委就曾強調,隨著國科會轉為科技部,行政院長已批定科技預算審查辦法,根據此一審查方式,他會遵循科技會報辦公室的設計要點,概念上,將秉持一個部絕對不會去審查另一個部的預算精神來執行。
 
行政院科技會報的前身是行政院顧問小組,是朱敬一任職行政院主委的改變,行政院科技會報將掌管科技預算分配權,還兼負審議國家科技發展政策的重責,是各部會以外,份量最重的組織。
 
國科會官員表示,在科技部尚未生效成立以前,國科會的預算仍透過行政院授權審查,科技部年底以前會生效,明年正式成立。

 
無錢無權藍綠批評
 
科技部上頭 有個「太上科技部」?

綠委譏朱敬一 當年設科技會報 現自食惡果當「小三」 國科會改制科技部後 仍要聽命科技會報 
 
【記者林思慧/台北報導】2012-04-20/聯合報/A3版/焦點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昨天審議科技部組織法草案,朝野批評科技部無預算、政策主導權,反讓行政院科技會報凌駕之上,成了「太上科技部」。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直指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先前擔任政委時,一手創造出科技會報,現在卻「自食惡果」,跑來坐「小三」的位子,朱敬一聞言大笑。
 
國科會五二○之後就要改制成科技部。國民黨立委呂學樟與柯建銘均提出「大部會」概念,呂學樟以科技部「催生婆」自居,他說,過去科技政策和預算散落在各機關中,造成台灣在高科技領域競爭上的「絆腳石」;柯建銘強調,組織再造精神,是要有強而有力的「大部會」,科技部本就應該主導全國科技預算,現在只管科發基金四百億與三個科學園區,嚴重弱化科技部。
 
柯建銘批朱敬一「自食惡果」,朱去年進入馬政府主管科技事務,就是要做科技政委、主導科技預算,還因此「導致前國科會主委李羅權不做」。原先國科會主委與政委一起擔任委員會召集人,還具彙整預算權力,「現在兩個科技政委加上朱敬一在那邊拚,本來以為是最大,結果是最小的」。
 
柯建銘說,科技會報主持人是行政院長陳冲,但陳冲沒時間管這事情,一定是由政委主持,造成科技部反而比以前的國科會更弱化,部長只剩二十一分之一的發言權,他主張科技會報一定要取消,科技部組織法草案第二條應全面改寫。
 
國民黨立委蔣乃辛表示,科技會報主導預算,但卻不到委員會備詢,矮化科技部與立法院,雖然上屆會期朱敬一擔任政委時表示,政委隨時可以到立法院來,但這麼久了,政委來的也不多,所以他提修正動議,科技部要成立就要有預算權。
 
呂學樟建議,科技部長應在科技會報中擔任副召集人之一,整合大家資源力量,權限上也不會受到影響,才能提升競爭力。朱敬一表示,科技部未來架構應讓部長在科技會報中佔有一個「決定性的位子」,但相關法規如何調整,他不便發表意見。
 

 
科技部公婆多? 立委批小三 朱敬一苦笑
 
 
【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2-04-19/聯合晚報/A15版/焦點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審查科技部組織法草案,朝野立委認為,科技部上頭還設有科技會報,並由科技會報主導政策方向和預算,科技會報成為科技政策的太上皇,根本不受立院監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質詢時更表示,當初一手規畫科技會報的朱敬一,如今淪為「小三」。
 
柯建銘說,從他進到立院,就認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科技部有成立的必要。但是,根據科技部組織法,未來科技部成立既沒有決策權,連預算都無法主導,根本不是獨立部會,屆時,現任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轉任科技部長,根本沒有實權,要如何推動國家科技發展。
 
柯建銘指出,朱敬一擔任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時,推動成立科技會報,由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科技政委擔任副召集人,科技部長充其量只是「小三」。朱敬一聞言只能苦笑。朱敬一回答立委答詢說,規畫科技政策的單位,絕對是科技部,學界希望科技政委、主委是同一個人。
 

 
科技政委願向立委說明

張善政:千億預算應科技會報分配
 
 
【記者陳洛薇/台北報導】 2012-04-20/聯合報/A3版/焦點

行政院科技會報的角色引發立委關注,科技政委張善政昨天表示,成立科技會報是為了客觀分配科技預算,如果讓科技部成為「大科技部」主導預算,「其他部會可能會跳起來!朱敬一昔日也持同樣主張,他不會換了位子就換腦袋。」
 
昨晚張善政也傳簡訊給朱敬一表示,若有必要,他願意陪同朱敬一共同向立委說明。
 
張善政說,有立委提議廢除科技會報,讓科技部轉型為「大科技部」,但包括經濟部、中研院、國科會、農委會、衛生署等部會都期待科專資源公平分配,「科技發展的平衡,希望立委們也要顧慮一下」。
 
現行科技預算由國科會成立委員會負責審議,行政院組改時考量國科會轉型科技部後,部會不負協調分工功能,為公平分配預算,行政院今年一月將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轉型為正式任務編組單位「行政院科技會報」。
 
張善政表示,行政院科技會報掌管的預算每年近一千億元,未來將公平分配給科技部、經濟部、衛生署、農委會、中研院等相關部會,「這些部會對於科技會報分配資源的公正客觀性,有很高的期待」。
 
他強調,行政院科技會報的角色就是協助協調、客觀裁判,國科會轉型科技部以後,科技預算必須由科技會報來分配。
 

科技部長兼政委?

朱敬一:政院組織法不允許這麼做
 
【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2-04-20/聯合報/A3版/焦點
每年近一千億的科技預算誰來分配?是行政院的「科技會報」還是未來的「科技部」?主管科技的政務委員張善政力主由科技會報分配,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朱敬一昨天受訪時僅表示「一個部會不應該審其他部會預算」,之後便不再發言。
 
立法委員呂學樟說,如果讓科技部長兼任科技政委,或許是「最小變動」的方式。朱敬一表示,學界經常接觸國科會(科技部),對科技會報較陌生,所以應該也會這麼希望,但是行政院組織法卻不允許這麼做。
 
朱敬一說,目前國科會採委員會形式,經行政院授權來審其他部會的科技預算,但未來國科會變成科技部後,就不應該審其他部會的預算。
 
他提出一個解套方式—利用科技部組織法第二條第二項裡面的「行政院交付科技相關事項之審議」,讓科技部進行跨部會協調事務。然而,他目前還「無法說服自己」去審其他部會的預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