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教育白皮書難產 學界要個明白

教育白皮書難產 學界要個明白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2011/03/01 
規畫我國未來10年教育政策的「教育白皮書」難產。教育部去年8月底召開全國教育會議,宣布去年底前將公布「教育白皮書」,但如今卻遲未公布;且據了解,「白皮書」也將改名「報告書」。教改團體及學者都表示,公布白皮書的期程明顯跳票,令人無法接受。
 
教育部次長兼發言人林聰明表示,教育白皮書的撰寫已初步完成,但因內容不只是彙整全國教育的結論,還要提出具體的因應策略,涉及預算的分配;因此,目前還在就經費問題在行政院溝通,並與相關部會協調,預計3月底前可正式公布。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曾參加過一兩次教育部召集的白皮書會議,但因為內容不夠透明公開,全教會早已退出研商,「當初行政院公開向全民宣布去年底要公布教育白皮書,期程明顯跳票,就應公開向大家說明原因,不能一聲不吭。」
 
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不了解教育部為何無法如期完成並公布白皮書,當初既然對全國家長及學生公開承諾,就應儘快公布;如果無法公布,至少也應該說明理由,無聲無息地拖延下去,「我們當然不能接受。」
 
教改總體檢論壇召集人、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表示,教育部未如期公布教育白皮書,的確不太好;一拖再拖,即使有好的政策,都得費更大的氣力向民眾解釋說明。
 
第8次全國教育會議的結論洋洋灑灑列了一百多點,被教改團體批評沒有重點、缺乏格局與視野。吳武典表示,希望教育部不要重蹈覆轍,能真正提出未來10年教育政策的方向。
 
據了解,教育部即將提出的「教育報告書」,以「黃金十年,百年樹人」為主題,提出10大重點方向,並以馬總統於今年元旦時宣布的12年國教與幼托整合政策為首,還包括因應少子化策略等。
 

教育白皮書/關門哪有共識 遲交就是零分

【聯合報╱本報記者薛荷玉】2011/03/01 
千呼萬喚還未出爐的「教育白皮書」,理應規畫民國100年至110年,共10年的教育政策方向。但所謂「黃金十年」的前2個月,卻在延宕與迷失中度過,的確不是個好的開始。也讓人質疑,當前政府是否真的有能力擘畫我國教育的改革之道?
 
觀察去年8月底召開的全國教育會議,就可明暸這樣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教育部全體動員,準備了半年以上,卻只是彙整了包山包海、瑣細至極的100多點結論,且這些結論多半是業務單位事前就預備的。12年國教、教師評鑑等重點爭議,均未達成共識,讓滿懷期待、關心教育的人士們都失望了。
 
再看教育會議後的白皮書撰寫方式,依舊是關起門來的秘密作業,要尋求共識,更是難上加難。
 
全國學生及家長真正要的12年國教,不只是高中職免學費這樣簡單、花錢就能解決的方案,我們要的是國中生都能減輕升學壓力,就近升上適才適性的高中或高職。教育當局就算無力改變現狀,至少不要讓兩次基測改為採計3年在校成績,學生壓力不減反增。
 
教育白皮書的公布一拖就是2個月,所有學生都明白知道,除非有真正好的理由與完美的作品,作業、報告遲交就是零分。教育部,你的理由與作品在哪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