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念國中?學者:師資欠配套
【台灣醒報記者李彥穎報導】日期:2010/07/08 12:04 李彥穎
針對教育部昨日表示,國小6年可能改成5年,並將中學拉長為7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主任湯梅英受訪時表示,當前學童多早熟,的確可以推行推行,但師資認證和課程設計須作好完整配套。國際兒童教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總幹事李元成也說,雖然只是一年的變動,但教育體系完全不同,擔心孩子淪為實驗品。
教育部昨天召開全國教育會議暖身座談會,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陳伯璋說,由於現在學童多早熟,因此從民國十一年實施到現在的國小6年、國中3年、高中3年的「六三三」學制,可能調整成「五四三」或「五三四」,也就是將小學6年減為一年,並將國中或高中增加一年。此外,也可能將學童進小學的年齡,從6足歲降為5足歲。
對此,湯梅英表示,以目前學童的身心狀態,國一與小六其實差異不大,而且少子化也使教學空間夠充裕,因此的確有實施的可能,但她強調,學童可以立即調整,「但老師卻無法立即調整」,也就是「師資認證」的模式若無法建立完整配套,將影響整個政策的推行。
她說,目前國內師資的認證系統,分為幼教、小學以及國、高中,若小學從6年突然減為5年,多出來的師資勢必使目前的流浪教師更加嚴重,因為國小教師目前不能到國中教書的。
因此她認為,目前師資認證正必須重新調整為,幼教到小學2年級、小學3至5年級,以及小學6年級至高中3年級等三個階段,如此,不論小學要縮為5年或是提早進小學,師資都可以應付。
李元成也說,雖然變動只有短短一年,但貿然改變國中小學制,包括師資和課程都必須要有很大變動,且勢必使學童提早面對國中升學壓力,結果只是讓孩子成為實驗品。
他強調,當前更有效率的做法,應該是把現有設備和資源加強,讓孩子有更充足的資源學習,而不是花更多的成本去改變學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