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將訂「國家型測驗」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2011/05/02
產品上市要通過國家標準,未來國中小學生是否完成每個年段的學習也要有「國家標準」。教育部現正修訂國小及國中學生成績評量準則,未來將針對國小、國中學生舉辦定期的國家型標準化測驗,家長將可得知孩子是否已學會該年級應達到的國語、英文、數學等各科能力指標。
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英國、澳洲、美國都有類似國家型評量與標準,政府也將針對未通過測驗學生,及時補救教學,「小學該學的沒學會,國中更跟不上。」
他表示我國學生的學習成就近年來出現嚴重不均,也就是雙峰現象,有一群學生從起跑點就落後平均標準。
台師大運動與休閒管理所所長程瑞福表示,他曾帶著孩子在英國讀公立小學,英國的學校沒有固定教科書,教材多由教師自編,為了解每一孩子學習成效,國家就訂出了每一年級的各科能力指標,及標準化的測驗。
程瑞福表示,因每個學區、學校、班級的學生程度不一,目前中小學成績單上使用的班排、校排意義不大;但以英國的測驗為例,他就可從成績單上看到孩子的英文、數學、藝術等科與全英國同年的孩子相比,程度如何?哪些科低於國家標準?學校也會安排補救教學。
陳益興說,目前由國家教研院進行的「台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TASA),針對小四、小六、國二、高二的學生進行抽測,但抽測只能了解該年段學生的平均水準,而無法對個別學生提出診斷與補救。
教育部已召集學者專家、家長及教師團體規畫國家型測驗,召開過三次會議,雖確定國家型標準測驗的方向,但有關測驗頻率是否為每年一次等實施細節尚未定案。會中也討論基測轉型方案,未來全面免試入學後,基測將轉型為簡易型評量工具,供學校平日評量學生「學力」使用。
國中小國家型測驗 家長憂被補習綁架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2011/05/02
得知教育部將對國中小學生推行國家型的標準化測驗,及後續補救教學,家長及教師團體多肯定教育部的出發點及用心,但也擔心大規模測驗會增加孩子壓力,「現在小學補習較少,一旦小學也搞基測這一套,補習一定會愈來愈多。」一位小六家長表示。
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說,據他觀察,各縣市中小學生有一半,甚至六、七成都跟不上班級學習進度,如教育部肯正視許多國中生甚至沒有國小程度的問題,是件好事;但他也擔心,國中小標準化測驗會像基測一樣被升學、補習綁架,失去原意。
參與教育部會議的全國教師會政策部主任詹政道認為,大型測驗易造成排名、標籤化,並導致學生挫折,不能隨便亂做,且要有配套的補救教學。
孩子讀小六的桃園蔣姓家長認為,父母對孩子哪幾科落後都很清楚,問題在沒能力把孩子帶上來,沒必要搞全國性的大型測驗,「愈考愈沒信心。」
也有老師認為,目前教育部課後攜手、夜光天使等課輔成效有限,若另推大型測驗,卻無法提升補救教學品質,也是徒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