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比序」當志工
【聯合報╱黑白集】 2012.06.19 03:12 am
學生為了升學的「比序」而爭著當志工,這件事讓有些人很生氣,例如李家同教授認為是侮辱志工。但也有人覺得無須以「動機論」苛責,鼓勵學生多元表現總不是壞事。
【聯合報╱黑白集】 2012.06.19 03:12 am
學生為了升學的「比序」而爭著當志工,這件事讓有些人很生氣,例如李家同教授認為是侮辱志工。但也有人覺得無須以「動機論」苛責,鼓勵學生多元表現總不是壞事。
剛開始多元入學方案時,甄試項目五花八門,有家長埋怨「這下連音樂體育都要補習了」,卻也有教改人士輕鬆回應:讓學生花時間在補習音樂體育,不是比只知補習英數理化要好嗎?這說法有沒有道理,乃仁智之見。美國中學對學生多有「社區服務」的要求,也列為申請大學的衡量條件,很多華人家庭亦出於功利心態應付,但做成習慣做出風氣,未嘗沒有意義。
問題根源,回到「比序」這件事,只要有超過明星學校名額的學生想要申請入學,就要想出方法來「比」;只要一「比」,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奇巧競爭手段。以前一試定終身,學生的所有力氣、心志、才智,都賭在聯考一役。現在花樣多了,連當志工都搶來「比」一「比」,這是好還是不好?
如果比序的設計,鼓勵出來的只是形式主義,只是功利心態,甚至是集體作假的風氣,那當然失了初衷。但話說中國文化根源,形式主義和功利心態,從來沒缺席過。科舉制度本來就是為了求功名,所以李約瑟說中國科學發展停頓,因為向來就是出於功利實用主義,而非出於好奇心和求知慾。
今天的學校教育,能不能回到鼓勵學生「求知」的原點去多改革一點呢?每個家長、每個老師,如果檢視自己給孩子「一定要做人上人」的壓力有多大,或許更能體認學生排隊「為了比序當志工」現象的意義。若責備功利心態,要從大人開始檢討起。
【2012/06/19 聯合報】
李家同:為升學當志工 是侮辱志工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2/06/18
總統府資政、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昨天批評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政策,預言政策上路後,國家競爭力會大幅滑落。他說,學生為了升學才當志工,「是對志工的嚴重侮辱」;也不該用品德成績做為比序項目,「又不是神學院在選神父」。他並主張維持國中基測,且每年兩次。
總統府資政、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昨天批評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政策,預言政策上路後,國家競爭力會大幅滑落。他說,學生為了升學才當志工,「是對志工的嚴重侮辱」;也不該用品德成績做為比序項目,「又不是神學院在選神父」。他並主張維持國中基測,且每年兩次。
一群大學教授上個月在網路上發起「反對孩子當十二年國教白老鼠」活動,已近七千人,包含三百名教授參與聯署;李家同昨天受邀演說「我對十二年國教的疑慮和期許」。
李家同表示,第一次聽到十二年國教「很興奮」,因為很多弱勢小孩國中畢業後成為中輟生,後來甚至被黑道吸收,若能接受高中教育,自制力就能穩住;但後來發現,十二年國教沒有強迫入學,反而強調免試升學,解決不了中輟生問題。
前天彰化基督教醫院向上院區徵志工,吸引八百名高中學生、家長排隊報名。李家同說,為了升學當志工,「是對志工的嚴重侮辱」。他舉例,曾有高中生當志工陪老人下棋,服務時間一到,就要老先生簽名證明志工來過,留下殘局就走人。
關於入學還要看品德,李家同說,孩子可能在國中時期犯錯,法務部和社會局都不能公開孩子的紀錄,教育部卻要求國中告知,做為超額比序項目,「高中選才,不是神學院選神父」,若看品德,「對誤入歧途的孩子來說,將是一場夢魘」。
李家同指出,學生入學一旦和品德掛勾,社經地位高的家庭會對學校施壓,保障自己的孩子即使犯錯也不會留下紀錄,「入學考慮品德,反而會毀壞德育。」
他表示,用獎懲、幹部當比序項目,都會使學校為難、家長認為不公,有的學校已冒出「助理班長」、「助理風紀股長」,人人都是幹部。李家同說,該注意的是後段班學生程度問題,有高中生廿六個英文字母還會漏掉兩個,甚至有學生寫出「He eat smoke」、「He there is a cat」等文法錯誤句子。
李家同說,免試入學超額比序荒謬到極點,用抽籤決定入學也會變成國際大笑話。對教育部堅決推動十二年國教,他比喻,就像橋梁專家警告不能造橋,大官堅持還是要造。李家同說,「我真希望維持基測,且要一年兩次。」
推甄迷思╱彰基徵志工 800人來搶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徐如宜╱連線報導】2012/06/17
彰化市彰化基督教醫院向上院區外,昨天還沒破曉,就出現一百五十公尺長的人龍,有人前晚九時即冒雨來排隊,不是為了掛號,而是高中生報名擔任志工,有利於升大學。
長長的隊伍,大部分是家長辛苦排隊,少數學生結伴,聊天或玩手機打發時間。開設醫藥公司的鄭榮爵夫婦說,「去年凌晨一點多才開始排,沒想到今年更早了」,還好就住附近,趕上隊伍前頭。
鄭榮爵的兒子鄭魁元是彰化高中一年級學生,快天亮時,他到場接力排隊說:「拿到彰基志工證明,除了可以讓推甄備審資料更有可看性,增加錄取機會外,也可以對志工及職場環境有進一步了解。」
有學生遠道搭火車趕來,接近八點抵達,當發現報名無望,急得快掉下淚來。彰化基督教醫院今年共召募五百六十名學生志工,昨天上午八時收件時,已湧來約八百多人,有兩百多人失望而返。
彰基社工師洪婉純說,彰化基督教醫院是教學醫院,學生取得志工證明,尤其對有志醫學相關科系的學生,在大學推甄很有幫助,因為爭取當志工的學生越來越多,彰基志工員額從前年的四百人一路增加,還是不敷需求。
洪婉純說,學生志工必須接受兩小時的志工訓練,再完成卅一小時服務,包括協助推床、扶助老幼、行政等工作,服務期滿,得寫八百字的心得報告,才能拿到證書。
志工經歷有助升學嗎?高雄醫學大學主任祕書莊弘毅表示,醫學大學推甄的確會看學生的志工經歷,但有無實質幫助,取決於甄試委員的考量,以及學生是否真的投入。
莊弘毅說,如果學生在回答相關志工服務內容時,一問三不知,說不出自己的看法,馬上就被看出這樣的志工服務是家長安排的,參與了但未投入,適得其反,加分不成反被扣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