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畢卡索的詩情

畢卡索的詩情
 
【聯合報╱方秀雲】 2011.08.25 02:48 am
 
 
1941年1月14日,畢卡索完成了一幅自畫像,他把自己畫得像個老人,這時,他宣稱自己是位詩人,還說未來的歷史將會記載他的詩的才情,而非畫作。
 
這是在沒有圖像的靈感之下,他退居於文字,沉醉在詩的世界裡,他時常將筆與紙放在口袋,只要想到什麼就寫下來。因超現實主義鼓吹自動性技法的抒寫,所以,他大膽的亂寫,不仰賴標點符號,拋棄所有的陳腐,形容它像一條纏腰布,隱蔽了文學最私密的部分,還說:
 
我傾向發明自己的文法,從不盲目將自己陷入不屬於我的規則。
 
發表他的想法,彷彿有一種詩的革命之父的姿態。
 
有一次收藏家兼出版商傑沃斯(Christian Zervos)跟他談及文字正確性的問題,畢卡索表示那一點也不重要,關鍵在於「熱誠」:
 
在我們這個情緒低落的時代,最重要的是創造熱情,有多少人真正讀過荷馬的史詩?整個世界在談他時,情況都一樣,在這方面,荷馬的傳奇就被創造出來了,一個傳奇激發了一個有價值的觸媒,熱誠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只要熱誠沖上了天,就夠了,至於其他詩該有的元素,對他來說根本不屑一顧,他的詩的信仰就是這樣。傳奇伴隨而來的迷思,是他緊緊擁抱的,他日以繼夜的努力,其實,最終想創造一個驚天動地的「畢卡索傳奇」。
 
當時,德國納粹正入侵法國,他的一些好友選擇到美國先避避風頭,畢卡索有太多的畫作一時帶不走,身邊又有三個女人與小孩需要照顧,再者,他的左翼思想也引起美國當局的懷疑,因此到美居留的申請遭到拒絕,最後不得不留在法國。戰爭期間,他變得很低調,閉口不談政治,這一年,畢卡索心血來潮寫下《被尾巴拖曳的慾望》( Le Desire Attrape par la Queue),這是以超現實的手法寫的諷刺詩劇,在短短的三天內就完成了,裡面有一段文字是這樣:
 
對愛情的高低起伏與情緒的變化,恐懼油然而生,也害怕憤怒的高潮迭起,她的頭髮像熔化的金屬,沖洗時,有尖叫般的痛苦,混合一種擁有她的喜悅。在敞開的鏡面上,迎向四面吹來的風,揭露她那扭曲醜陋的臉,與那不堪的表情,在白鴿飛翔的冷酷上,血的硬度如她,一切都變得很香……
 
從這兒,我們偵測到他情愛的起伏,但又難以釐清的複雜思緒。他也強調如果折磨受難是一種必然,每天得碰到的事,那麼何不嚴肅去看待邪惡呢!他甚至悲觀的認為世間無法驅散邪惡,也無法遠離它而被拯救,就如劇本裡的主角大腳(Big Foot)在第五幕說的:
 
墨水的黑漆漆包裹著太陽唾液的光芒。
 
沒有光,沒有希望,眼前的一切是黑矇矇的。
 
他的黑,他的不安,他亂性因子串來串去的,心總在蹦蹦跳,沒錯,他的詩像一座衝突、混亂、質疑與焦慮的地震儀,但不是缺點,而是時代的波動,從十九世紀末,延續第一次世界大戰與西班牙內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經歷了所謂的反教權、上帝已死、道德崩潰、無次序與無理性的追尋,畢卡索伸出了一支探針,他的野蠻、邪惡、憂鬱及悲觀,儼然體現了現代的精神!
 
四年後,1944年3月19日,《被尾巴拖曳的慾望》的朗讀會在巴黎舉行,參加的人士都是知名的文學家,包括卡繆、西蒙‧波娃、沙特、雨涅、格諾等等。
 
雖然畢卡索本身不讀書,但靠他那一身的蠻力與衝勁,最後也晉升成一名詩人了。
 
【2011/08/25 聯合報】

上帝粒子線索 更虛無縹緲

上帝粒子線索 更虛無縹緲

(法新社華盛頓22日電) 日期:2011/08/23 20:20 陳怡君 
 
致力揭開物理界最大奧祕的國際科學家今天表示,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的跡象正逐漸消失。希格斯玻色子據信為物體質量之源。
 

科學家上月才在歐洲1場會議上宣布,大型原子撞擊實驗透露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令人振奮線索,尋找希格斯玻色子已進入最後階段,結果可望於明年底出爐。
 

希格斯玻色子有時被稱作「上帝粒子」,因為迄今仍為謎團,如果確實存在,它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最後未被發現的粒子。
 

美國超導環場探測器(ATLAS)副營運計畫經理、物理學家高登(Howard Gordon)說:「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存在,理應存在低質量區域,但此刻我們還沒看到任何證據。」
 

ATLAS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中最大的粒子對撞器。
 

高登告訴法新社:「我認為我們在上月看到的線索並不明顯,如今更不明顯。」
 

不過高登表示,儘管如此,科學家尚未準備排除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可能性。(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瘋發財險送命 水銀煉金致「汞中毒」

瘋發財險送命 水銀煉金致「汞中毒」
 
TVBS 日期:2011/08/22 12:27 鍾佳男 
 
 
金價不斷創新高,有人想發財,竟然差點送命!有3位民眾突發奇想私下煉金,以俗稱水銀的汞加熱溶解家中合金飾品,想提鍊真金,沒想到卻導致吸入性汞中毒,其中一名還是孕婦,恐怕影響胎兒發育。
 

金價飆高,一錢飆到6610元,不斷改寫紀錄,但有人想靠黃金發財,卻差點沒命。一對同居情侶和朋友缺錢,竟然用土法煉鋼方式,就在家中的小房間,以水銀、也就是汞加熱,溶解家中的合金飾品,想提煉出真金,沒想到開始發燒、咳嗽、胸痛、呼吸喘,3人紛紛不支倒地。榮總毒物科醫師楊振昌:「提煉過程需要加熱,汞就會揮發出來,會呼吸困難、頭暈、頭痛,沒有力氣,正常的肺應該黑黑的,很多白的地方就是異常,兩邊的肺都發炎的很嚴重。」
 
吸入過多的汞,導致集體汞中毒,出現嚴重的非細菌性肺炎,3人雖然撿回一命,不過恐怕留下肺纖維化傷害,其中一位還是孕婦,胎兒發育也受到影響;毒物科醫師說,這已經是台北榮總收治第5起類似病例,受害患者將近10人,年紀最少才1歲,其中一人還因為汞吸入量過大,最後宣告不治。
 
楊振昌:「汞傷害肺部,沒有及時治療的話,會造成永久性肺的發炎,最後就纖維化,永久不可逆的傷害。」
 
醫師提醒加熱揮發的汞,對呼吸及神經系統造成永久性傷害,無師自通,想成為煉金師,當心金沒煉成,反而丟了性命。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用奧賽規格 提升高中物理實驗能力

用奧賽規格 提升高中物理實驗能力

中廣新聞網 日期:2011/08/12 18:55 
 
為了加強學生操作實驗能力,教育部祭出物理奧林匹亞競賽規格,推動高中老師科學實驗進修研習,內容以歷屆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實驗試題為主,也要把物理奧林匹亞實驗教材、儀器,推廣到高中,未來希望向下延伸到國中。(陳映竹報導)
 

今年指考自然科實驗題變多,希望引導實驗教學正常化。教育部舉辦「提升高中教師物理實驗教學能力」計畫,教育部次長陳益興強調,計畫將把歷屆物理奧林匹亞競賽的實驗內容、教材,再搭配教師進修,推廣到高中,未來希望延伸到到國中,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
 

國際物理奧林匹亞培訓教師林明瑞有感而發,因為升學考試不用動手做實驗,這幾年來實驗教學只做「紙面上」,即便是決選出菁英的奧林匹亞競賽選手,也得從零教起。學生的心態都是實驗會做就好,數據不準確無所謂,但這不利科學家養成。
 

「提升高中教師物理實驗教學能力計畫」將複製及建構物理奧林匹亞實驗教材,用接近成本價賣給高中,強化高中物理實驗教材內容。並且甄選高中物理教師,在寒暑假進行研習,用歷屆奧林匹亞競賽的實驗試題和儀器,提升高中物理教師實驗教學能力,預計在五年內培訓四百位教師。

20倍音速無人戰機 美試飛又失敗

20倍音速無人戰機 美試飛又失敗

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日期:2011/08/12 04:11
 
美國軍方十一日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試飛一種名為「第二代獵鷹高超音速飛行器」(Falcon Hypersonic Technology Vehicle 2,HTV-2)的無人戰機,不過,HTV-2在與火箭成功脫離,進入滑翔階段後突然失聯,美軍這次測試恐再以失敗收場。
 

美軍原本希望透過這次試飛,配合研發中的「即時全球攻擊」(Prompt global strike)計劃,測試控制極高速飛機的技術。這種號稱史上最快的無人機,從紐約飛到洛杉磯,橫越美國東西兩岸只要短短不到十二分鐘,一般噴射客機要超過五個小時。
 

美軍因應全球危機新利器
 

「獵鷹HTV-2」是由美國空軍和五角大廈所屬高科技研發單位「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共同研製。因天候不佳延遲一天後,十一日由一枚美國空軍提供的「米諾陶」(Minotaur)火箭帶到太空邊緣,原本按計畫,HTV-2會在與火箭分離後,以二十倍音速,相當於超過兩萬公里的時速滑翔返回地面,由於速度太快,表面與空氣摩擦所產生高溫,可達攝氏一千九百二十六度,考驗飛機的絕熱性和氣體動力駕駛的穩定性。
 

將取代現有洲際彈道飛彈
 

「獵鷹HTV-2」的研發目標,是為美軍提供第一種次軌道武器,讓美軍可在一小時內攻擊地球任何角落的恐怖份子或流氓國家。這種無人機的機身長三.六五公尺,理論上可攜帶四千五百三十六公斤的傳統或核子彈頭,預計二○二五年完成研發進度,未來可能取代現有的洲際彈道飛彈,成為美軍因應來自全球任何地方危機的新利器。該計劃目前已花費三億零八百萬美元(約台幣八十九億元)。
 

「獵鷹HTV-2」去年四月首度測試,但飛機在升空九分鐘後就失去聯絡,墜入太平洋,不過仍蒐集到有關空氣動力學以及溫度如何影響飛機與導航的相關資料,也首度在實驗室以外達到音速二十倍的飛行速度。
 

自從第一次測試失敗後,「獵鷹HTV-2」的設計和飛行模式都已改進。此次測試將不允許網路直播,但可以透過DARPA的推特帳號追蹤飛機位置。
 

試飛極音速戰機 美國又受挫

 (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期:2011/08/12 06:58
 
美國國防部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表示,軍方科學家今天將1架超高音速實驗飛機發射到高空,進行第2次試飛,這架飛機原應以20倍音速下降,但很快就與地面管制中心失去聯絡。
 

這架無人獵鷹極音速科技載具(FalconHypersonic Technology Vehicle, HTV-2)設計為全球轟炸機原型機,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20馬赫速度飛行。
 

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表示,這架飛機由麥納托四型(Minotaur IV)火箭運載,從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發射升空,而且在大氣層上緣成功與火箭分離,但展開「滑翔」階段後即失去聯絡。
 

根據網路上的測試圖解,在火箭上升到將近最高點時,這架箭頭形狀的飛機和火箭分離,滑翔返回地表,速度會達到超高音速,最後翻滾墜入太平洋。
 

火箭發射10分鐘後,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透過推特推文表示,這次任務「順利進行,已進入滑翔階段」。不過,又過了26分鐘後,該機構推文表示,監測站已與飛機失去聯絡。
 

去年科學家進行首次試飛時,在火箭發射後9分鐘,即與飛機失去聯絡。
 

這型極音速飛機據稱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2萬1000公里,可能提供美國軍方攻擊世界任何地點目標的平台,在幾分鐘內就能使用傳統武器發動攻擊。
 

這種武器是美國空軍發展所謂「即時全球攻擊」能力的一環。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的網站表示:「最終目標是有能力在1小時內到達世界任何地方。」
 

理論上,獵鷹極音速飛機可以在12分鐘內由紐約市飛抵洛杉磯。
 

超高音速載具與彈道飛彈不同,可以操控,避免沿可預測的路徑飛行。此外,分析家表示,它不會被誤認為核子飛彈,可以避免引發核子衝突的可能。(譯者:中央社林治平)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量子電腦大突破

微波取代雷射 量子電腦大突破

(法新社巴黎10日電) 日期:2011/08/11 09:20 
 
 
量子電腦具備超強運算能力,被封為「類固醇超級電腦」,美國物理學家今天表示,這項發展已取得實驗性突破。
 

物理學家說,要讓原子被激發至量子狀態,至今只能用笨重的雷射裝置,不過他們發現微波更好。目前也只有國家才有能力用雷射激發原子至量子狀態。
 

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Nature)期刊指出,理論上,這意謂量子電腦,如果能商業化,體積能縮小至小冊子大小。
 

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協會(NIST)的賴福瑞(Dietrich Leibfried)說:「可以想像普通大小的量子電腦,最終看起來就像智慧型手機結合雷射光筆之類的裝置。」
 

量子電腦背後的技術,是基於粒子物理學的奇妙發現。
 

2顆粒子交互作用時,會「糾纏」,即互相影響,分開後這種影響還會存在一段時間。
 

「糾纏」時,粒子會進入所謂的「疊合」狀態。
 

目前所有電腦都採用二進制,即資料以0與1的形式儲存。
 

不過疊合狀態下,量子位元可以都是0或都是1,大幅提高資料儲存空間。(譯者:中央社李威翰)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嚴禁下課午休考試 教部緊盯

嚴禁下課午休考試 教部緊盯


〔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胡清暉/台北報導〕日期:2011/08/08 04:21 不得用測驗卷出作業
 
為促使國中小教學正常,禁止藝能或體育課被借上考試科目。教育部修改國民教育法,並研訂「加強輔導國中小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草案,嚴禁利用下課或午休時間考試,學校或老師也不可要求學生統一購買參考書或測驗卷,家庭作業也不得為參考書或測驗卷內容。
 

縣市政府須加強督導
 

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表示,國中小將在八月卅日開學,國教法修正案目前雖在行政院審議中,但教育部已提醒各縣市政府,督促國中小落實教學正常化,否則將扣減地方補助款,校長考績不得列甲等。
 

部分國中未確實依教育部頒訂課程綱要,並將原訂課表上的音樂、工藝、體適能、公民道德或課外活動等課程,擅自變更為升學科目,監察院今年三月糾正教育部未盡督導之責。
 

教育部因而除修法賦予明確法源外,也配套訂定要點詳訂規範;包括要求各縣市將正常教學納入「校務評鑑項目」督導並考核,並另成立專案小組抽訪學校,教育部本身也不定期抽查學校的行動,以要求學校「皮繃緊一點」。
 

此外,草案明文規定學校須落實常態編班,依照九年一貫課綱排課,督導老師照表上課,老師依專長上課,且明訂課間及中午休息時間不得考試。
 

不得要求統購參考書
 

至於測驗卷使用泛濫情況,教育部長吳清基曾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公開痛斥,草案也明文禁止學校、老師不能要求學生統一購買參考書或測驗卷,同時也不得用參考書上課或出作業,並嚴禁老師在外補習。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表示,按課表上課、禁止下課和午休考試沒有爭議,不過,參考書、測驗卷不可能完全禁絕,執行會有困難。因此,建議在不代替教科書正常教學情況下,讓老師適度使用,或交由教師團體訂定專業規範。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則強調,這些違反教學正常化的現象早已存在,早該被禁止,因此支持入法,更須落實執行,一旦查到就嚴格處分。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醒過來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
 
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 「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
 
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 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
 
「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
 
佛祖微笑地說: 「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醒過來』!」
 
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我很喜歡這則禪宗故事。 這則故事把煩惱比喻成「夢」,只要我們願意放下, 就能從夢中清醒來。
 
 無論你的煩惱是什麼,方法都是一樣的。
 
~~~~~~~~~~~~~~~~~
 
我當義工的時候,分別探訪過兩個老婦人。 
 
她們的人生際遇有驚人的雷同:都自小喪母,成為別人的養女; 都嫁了一個酗酒的老公;兒子都很不孝順; 兩人身體都不好,晚年都在洗腎。 然而,她們兩人的心境卻大不相同。
 
第一個老婦人談及往事,她處之泰然。 她說種種的不順遂,是她人生的功課,現在她年紀大了, 該吃的苦都吃過了,所以她覺得自己真好運,人生像倒吃甘蔗,愈來愈順利。這名老婦人,現在是某公益團體的義工。
 
第二個老婦人談及往事,仍然咬牙切齒。她指天怪地,罵兒子詛咒媳婦,她說老天爺對她真不公平!  這名老婦人,也跟那個公益團體有關,但她不是義工,而是受到義工關懷的憂鬱症患者。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兩個臉上的表情、散發的氣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當下讓我感覺: 中國人說的「相由心生」,真的非常有道理。
 
    
 
當義工的老太太,因為已經放下了煩惱,所以給人的感覺是祥和又親切,讓人很想親近,表情有如菩薩。
 
得憂鬱症的老婦人,還把多年來的不順遂、痛苦扛在肩上,她的氣息尖銳又暴烈,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表情如同厲鬼。
 
然而,對於後者,其實我是深刻地同情的。
 
她的一輩子都在吃苦,但她不但不願意放下那些苦,還要抱著那些其實已經遠離的苦難不放,讓它們繼續折磨自己。
 
也許,人生真的有太多無法逆轉的苦難、無法挽回的遺憾。
 
也許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我們會因此哭泣,覺得蒼天真是無情, 竟然讓我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但是,你我都不應該忘記,能將我們從痛苦的地獄拯救出來的,絕對不是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人生有太多包袱,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選擇瀟灑地放下它們,而能否放下,則會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 將繼續痛苦,還是可以享有幸福。
 
想擺脫惡夢的糾纏,唯一的方式是「醒過來」; 想忘卻人生的不順遂,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