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寫科普書 揭晶片之謎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1/04/20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1/04/20
陽明大學醫學系一年級林高伸(右)去年參與寫作科普書「奇普士的異想世界」,獲評審團大賞、個人創作佳作兩個獎,昨天領獎時特別穿上去年讀建國中學時的制服。 記者蔡永彬/攝影
如何在指甲般大小的晶片塞下上億個開關?小小的晶片怎麼擔負起遠距醫療的任務?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但解釋起來非常複雜的問題,北一女中、建國中學等10所高中學生用淺顯活潑的描述告訴你。
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NSoC)昨天舉辦8年回顧成果發表會,並展出一本由高中生合寫的科普書「奇普士的異想世界」。NSoC副執行長、交大電子工程學系教授陳巍仁指出,「奇普士」取英文「chips」(晶片)的發音,帶點科幻和想像,是「讀者寫給讀者」的科普書。
如何在指甲般大小的晶片塞下上億個開關?小小的晶片怎麼擔負起遠距醫療的任務?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但解釋起來非常複雜的問題,北一女中、建國中學等10所高中學生用淺顯活潑的描述告訴你。
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NSoC)昨天舉辦8年回顧成果發表會,並展出一本由高中生合寫的科普書「奇普士的異想世界」。NSoC副執行長、交大電子工程學系教授陳巍仁指出,「奇普士」取英文「chips」(晶片)的發音,帶點科幻和想像,是「讀者寫給讀者」的科普書。
「奇」書共13篇,從晶片出發,討論範圍擴及手機、網路、生醫電子等。北一女高三葉佩雯、陳琬嫣、劉玠均執筆的「『矽』說從頭-電子電機的前世『晶』生」拿到「評審團大賞」。劉玠均說,以前只在課堂上看過晶片工業介紹,透過這次寫作看到許多產業現實狀況,是很特別的經驗。
另一組獲得評審團大賞的是建中林高伸、謝佳浩的「媽呀!晶片把醫生變小了!遠距醫療的時代」,林高伸還額外拿到「個人創作佳作」獎。
林高伸說,寫作時他讀高三,已甄試錄取陽明醫學系,現在回想起來「好像讀電機系也很有趣喔?沒念覺得有一點可惜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