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失智 妻痛:形在「人」不見
作者:舊金山科技組 現職:舊金山科技組
文章來源:世界日報2010年11月30日
發佈時間:2011.01.07

「光纖之父」高錕羅罹患失智症後,與夫人黃美芸29日應國科會和台灣失智症協會邀請,談〈失智症對個人及家庭之衝擊〉,希望各界正視失智症。
「親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人,慢慢地分崩離析,形體還在,『人』卻已經不見了,就像是陌生人,我的傷口一直無法癒合。」
作者:舊金山科技組 現職:舊金山科技組
文章來源:世界日報2010年11月30日
發佈時間:2011.01.07
「光纖之父」高錕羅罹患失智症後,與夫人黃美芸29日應國科會和台灣失智症協會邀請,談〈失智症對個人及家庭之衝擊〉,希望各界正視失智症。
「親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人,慢慢地分崩離析,形體還在,『人』卻已經不見了,就像是陌生人,我的傷口一直無法癒合。」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有「光纖之父」美譽的高錕,昨在夫人黃美芸陪同下,接受行政院國科會邀請出席歡迎茶會;不過,這次不談光纖,高錕也不再是演講主角,而是黃美芸以〈失智症(老年癡呆症、阿滋海默症)對個人及家庭之衝擊〉為題,談諾貝爾桂冠下的失智者。
已罹患失智症多年的高錕蓄了鬍子,身形比剛得諾貝爾獎時略瘦了些,不太能言語,只是不斷點頭、微笑回應,重複說著Thank you、It's ok。結褵51年的黃美芸,不時輕拍高錕的手,安撫他的情緒;上了台,擔心站在講台邊的高錕不慎跌倒,黃美芸的手始終沒離開高錕的背,一直支撐著他,一如這段失智旅途。
黃美芸回想,失智症可能很早就找上高錕,掉錢包、忘鑰匙放那兒,當時家人只當他心不在焉,甚至還拿這事開玩笑,「真希望,那時對阿滋海默症的認識可以更多」。
2002年,高錕在香港搭上反方向的電車,手足無措地打電話向太太求救。儘管這已是大腦出問題的警訊,黃美芸遺憾地說,「那時仍毫無警覺,沒想到悲劇已等在前方」。
退休後的高錕,把文書工作全丟給另一半,黃美芸以為先生「只是懶一點而已」。隨著健忘次數愈來愈頻繁、嚴重,阿滋海默症的陰影才浮上黃美芸心頭。
罹患失智症的高錕,幾乎無法再與黃美芸及朋友聊天。因為忘詞,高錕會說的話愈來愈少;曾是全球知名學者,罹病後自信心全沒了,也缺乏安全感,獨處時,高錕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人,從非常聰明、反應靈敏、學習能力強,徹底變成另一個人。」黃美芸形容阿滋海默症患者,「經歷的是不同死亡過程」。
隨著病程進展,高錕的注意力愈來愈短,只能維持短短數秒,所有事,轉眼成過眼雲煙。
「妳愛的人會慢慢忘了妳,總有一天,他會不認得我。」黃美芸說,過去40年裡,有很多開心的事,人生本來就有起有落,高教授也得到諾貝爾獎,「也算扯平了」。
黃美芸說,高錕「曾知道」自己得獎,現在可能又忘了。不過,看到得獎時的照片,高錕曉得相片裡的人是自己,也知道為何得獎,只是不再記得光纖技術了。
黃美芸說,只要能正視失智症,了解這是疾病,不是「家醜」,政府和社會能重視並給予更多協助,相信總有一天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這也是她最殷切的期盼。
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0991231001&kind_no=A07
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0991231001&kind_no=A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