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7成5國中生上補習班

國中生補習率高達七成五?!
這個數據相當值得注意,我們的國中教育到底教了學生什麼?
國中老師每天忙忙忙,到底在忙著麼?
 
心測中心根據數據解釋說補越多 考越差,
 
但是家長也可以解讀為:
如果沒補那麼多,可能會考更差。
成績好(PR高)學生當然不必補那麼多,成績差(PR低)的,不補不就更差?
 
 

 
7成5上補習班 師大:國中補越多 考越差
 
中國時報【葉芷妘/台北報導】2010/12/25 03:15 葉芷妘/台北報導 
 

國中生升學壓力大,近十年來,國中生補習率仍然高達七成五,但補習越多成績越好嗎?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發展研究中心昨天表示,今年最新調查顯示,補習越多,基測成績不一定會比較好,全學科都補習學生,學習效果反而比較差。
 

心測中心昨日發表「二○一○國中基測研發成果」,針對九十九年和九十八年第一次國中基測公立學校考生做調查,分別有五一二九份與九五○五份有效問卷,對不同基測PR值考生補習天數、有無補習與成績統計、不同基測總分PR值考生平均念書時間進行分析。
 

分析國中生不同基測PR值考生補習天數中顯示,PR九十以上的學生平均補習兩天的人數比例最多。相反的,PR四十到七九的考生約三成都是補習五天以上,PR四十以下的考生也有將近兩成是補習五天以上。
 

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國中生補習要針對不懂的科目做加強,不是補越多就越好,隨著補習天數越來越高,成績越來越低,全學科都補習,得到的效果反而較差。
 

針對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寫作測驗等六科,有沒有補習和基測成績沒有差異,從PR九五以上有補習比例高達六十三.六%,沒有補習的比例有三十六.四%,兩者相比,分數卻差不多。
 

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表示,這個研究要讓家長知道找補習班不一定有用,一個補習班一兩百個學生,學生課業問題可能沒辦法得到解決。另外,考生平均念書時間分析顯示,PR九五以上考生,最會利用假日安排時間進行有效學習。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罰抄數學題10遍 國中生求助洪蘭

罰抄數學題10遍 國中生求助洪蘭
東森新聞 日期:2010/12/13 13:50 
 
數學考填充題、寫錯還要罰抄考題十遍,老師這樣做引發爭議。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最近收到一名國中生來信這樣問她,並附上厚厚一疊罰寫,最後憤而寫下「永遠不唸書了」;讓洪蘭擔憂地說:「這樣的教育方式絕對不行!」
 
批評台大學生上課啃雞腿,讓中央大學教授洪蘭一戰成名,也成了學生心目中的 教育問題專家,因此一位國中生直接寫信到央大的,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向所長洪蘭投訴,因為他有一題圓周題填空寫錯了,老師要他抄題目十遍,本來該一題一題分開抄,洪蘭卻發現學生罰寫,「兩倍、兩倍、兩倍,圓心、圓心、圓心」字跡還越來越潦草,最後氣急了,畫個大叉叉,寫說永遠不唸書了。 洪蘭說看到這樣的投書,她很難過,數學考填空題固然不對,而學生不懂圓周的意義,老師應該向他解釋,得好好溝通才是。但也有老師認為數學考填空或計算 是沒有一定的,如果覺得老師教法上有問題,學生也得學習主動向老師溝通才對。

「龜」字擋道,擋住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龜」字擋道,擋住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2010/12/09 21:21:24   平埔客
 
上星期六舉行班親會,以前都會聘請「親子教育」專家至禮堂演講,但近幾年,由於經費拮据,家長都直接至教室與導師進行座談,去年來了十五位,今年只來了九位,相對於全班四、五十位同學而言,家長出席並不踴躍,不過反倒較有時間,針對家長的提問一一詳答。
 
班親會時,原則上都希望家長所提的意見,與班級經營或學校事務有關,而少談個別學生的問題,然而家長往往只對自己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有興趣,但是有其他家長在場,所以現場儘量挑好的說,避免家長尷尬,至於偏差行為,大都利用電訪或家訪時,再與家長說明白。
 
兩個小時的親師座談,很快就結束,家長離去後,把剛才家長的意見與座談內容稍作整理,將資料送往輔導室,便回辦公室休息。
 
辦公室內已有多位老師結束座談,在辦公室聊天,坐在我旁邊的導師,談到方才的座談會,言語中可強烈感受到他的憤怒與不滿,細聽之下,才知源委。
 
在班親會中,有家長反應他們班級某些老師處罰學生的方式,令人匪夷所思。歷史老師針對平時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除言語責難外,還罰寫整單元的課文,六百字的稿紙整整四張,學生回家除了罰寫外,根本沒有時間複習其他功課,沒有寫完,隔日尚須利用下課時間至辦公室外的走廊蹲寫,學生敢怒不敢言,比肢體的杖打還令人難以接受。
 
更誇張的是,英文老師對考不理想、規矩不好或沒靜坐的同學,也以罰寫方式懲罰,但並非罰寫英文單字或句子,竟然罰寫國字「龜」,有的罰寫一張,甚至有的罰寫三張稿紙,並規定寫「龜」字時,每一筆劃必須用不同顏色的筆書寫,寫完罰寫作業往往已是三更半夜,如果沒有寫完,為了避免到辦公室蹲寫,只得利用上課時偷寫,延宕了正常課程的學習。
 
班導師聽完家長的述說,深覺不可思議,便把任課老師的惡行惡狀,詳細地寫在座談會家長意見欄中,繳交至輔導室。
 
希望學校主管能將家長的意見,轉知兩位老師,而兩位老師也能夠良心發現,改變處罰的方式,否則「龜」字擋道,不只擋住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擋住對該科目的興趣。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重測驗輕活用 PISA2009評比 台灣樣樣退步

重測驗輕活用 台灣樣樣退步 
 
【台灣立報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0/12/8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7日全球同步公布結果,今年首次加入的上海奪得三冠王,台灣在兩岸三地敬陪末座。主辦單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總部代表認為,成績進步國家在於低成就學生人數的降低,而非菁英學生程度提升。這樣的說法顯示,台灣的退步正是因為弱勢學生沒有得到公平的教育。台灣青少年被課業壓力追著跑,在集體競爭意識作祟下,可能仍得分神應付能力測驗,限縮閱讀課外書時間。
 
PISA從2000年開始,針對各國15歲學生每3年舉辦一次評量,分成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3大領域。每次調查以一個領域為主、另兩個領域為輔,深度了解15歲學生應具備的能力。
 
台灣學生在最新PISA評量明顯退步,PISA研究計畫主持人、台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教授洪碧霞分析,無論是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台灣的平均分數「和過去沒有太大差距」,只是別人進步得多。
 
為了深入瞭解PISA評比,全國教師會派遣代表出席OECD總會舉行PISA 2009出版諮詢會議。OECD代表強調PISA重點不在於各國排名,許多國家得分上仍維持水準,有些國家之所以進步,是因為低成就學生人數降低。城鄉落差太大
 
全家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表示,比起上海、新加坡和香港,台灣城鄉資源落差太大,教育部應正視問題所在。他透露,PISA成績公佈前,教育部早已得知台灣退步的訊息,委託專家學者研擬PISA模擬試題供學生練習。林文虎不解,PISA就像是幫台灣教育做健康檢查,提供教育部改進方向,教育部的做法卻是把傷口蓋起來,假裝沒這回事。
 
台灣2006年加入PISA後,積極推動閱讀教育,不料今年閱讀素養成績卻比當年退步7名,輸給鄰近的上海、香港、韓國、新加坡等地。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昌明分析,台灣語文教育過度注重形音義及解釋修辭,PISA強調日常生活「能夠活用語言的能力」。他舉例,如何讀懂藥品說明書、火車航班等生活化素材,都是PISA常見的題型。
 
陳昌明進一步表示,台灣教科書中的論述文多半僅有單套說詞,以PISA樣本試題為例,文章中兩人對於「遠距辦公」提出正反意見,要學生從中判讀。試題不是要學生提出誰對誰錯,而是「把文章讀進去」,確實理解文意。台生強項是計算
 
數學素養上,台灣從2006年的第一名退步到第五名。台南大學測驗統計所助理教授林素微指出,台灣教育向來強調計算能力,PISA讓學生攜帶計算機進入,台灣學生的強項毫無用武之地。
 
台北市興雅國中老師林壽福說,台灣學生在數學評比一向表現不錯,但仍有努力空間。他建議數學老師多了解PISA測驗的內容,適度融入教學,讓學生除了寫出完整算式外,也加強說理的能力。教育政策需檢討
 
名次退步最多的是科學素養,新竹市光武國中老師林茂成批評台灣的科學教育把「有能力的學生教到沒能力」。他指出,教育部2年前才開始推動科學閱讀,這次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林茂成感嘆,台灣學生每周必須上3、40堂課,卻沒有正常的學習環境。不過,他很樂觀,認為成績退步就必須檢視教育政策,而不是怪考題出不好、怪考生拉肚子或拚命讓學生練習考古題,讓PISA成為「第3次基測」。
 
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15歲學生通常就讀國三或高一,PISA測驗在3月舉行,距離基測時間很近,多少有影響。他表示,教育部將根據評量結果,由研究團隊撰寫報告,訂出提升台灣中小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的改進計劃。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佛說如此──寫給翁山蘇姬

〈慢慢讀,詩〉
佛說如此──寫給翁山蘇姬

這幾日來,我惴惴而想

軍政府極可能

再將妳軟禁於斗室

像隨手關掉一盞燈

那麼簡單而已

他們對妳總是,捉捉放放

天空的星星亦復如此

明明,滅滅

像無數的人在眨眼

我們的生命於呼吸之間

吸進了草味花香

也會吸入熱燄和毒煙

生生滅滅,歸於虛空

心是我們最大的祕密啊

佛說如此

佛說如此,妳應該了然於

革命成了,是期待

最後更可能失敗

以無所得故

佛說如此,知肉身艱難

只有心,可以飛行自在

金色金光,白色白光

捉捉放放的二十年

不過是,一彈指

但有無窮的慈悲和願力充沛

周行於緬甸,和人間

星星明明,復滅滅

經過無數的光年

照到了妳的臉

我在電視上看見

妳已老去有一日也會死去的臉

臉上的雙眼

閃現星星般的光芒

穿越無數的光年

我的心,剎那如電

彷彿看見無數的星星

心甘情願地燃燒自己

放散更多更強的光

佛陀並未跟我說話

啊但我知道那是慧命

如火炬燃燒自己

卻不喊痛

我,一個妳永遠不會認識的

陌生人,在電視之前

在無窮無盡時空的剎那緣會裡

感到呼吸

如此接近於虛空

虛空之中什麼也沒有

又彷彿無數的新星正在誕生

而為妳流淚

就在此時

無窮無盡的黑夜中

星星,一顆一顆的滅了

又一顆一顆的亮了

【2010-12-03/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

33金32銀32銅 「台灣愛迪生」大勝

33金32銀32銅 「台灣愛迪生」大勝
 
中國時報 日期:2010/12/06 02:55 盧金足╱韓國首爾報導
 
台灣參加二○一○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勇奪卅三金、卅二銀、卅二銅,創下卅六個參賽國家最好的成績,馬英九總統五日致賀電到韓國,祝賀為國爭光的得獎者。駐韓代表梁英斌表示,台灣發揮軟實力,以智慧和創意打敗其他國家的高手,這是正港的台灣精神。
 

出國比賽拿金牌,捷報傳回台灣,昨下午馬總統立即致賀電恭喜揚譽國際,請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將總統賀電專程送到首爾發明展會場,與參賽選手分享喜悅。
 

由台灣學生和社會人士組成的參賽隊伍,在全場近七百件比賽作品中,國際評審對台灣隊作品凸顯環保創意,節能減碳以高分肯定,一○三件參賽作品,共有九十七件得獎,打破歷屆得獎紀錄。
 

「台灣愛迪生」在世界舞台揚眉吐氣,除馬總統賀電之外,副總統蕭萬長、教育部長吳清基也賀電給台灣發明協會執行長陳宗台。
 

台鹽這次到韓國參賽,推出從一百多種植物中,找到含類黃酮類的羅漢松,具美白和抗皺效果,與傳明酸和熊果素相當,且是天然植物,打敗來自韓國和歐美的保養品。
 

台鹽也以氮化鋁發明的散熱片摘金,評審認為散熱效能提高,可省去風扇、降低噪音量及縮小PC、筆電體積,是少數具電絕緣性的非金屬固體,被認為極具潛力。
 

 

提高學生興趣?化學老師段考洩題

提高學生興趣?化學老師段考洩題
 
東森新聞 日期:2010/12/06 12:41 
 
為了讓學生考好,老師竟然洩題!這麼離譜的事就發生在高雄市一所公立高中,一名化學老師在舉行段考前夕,擬了60道題庫,再把題庫交給部份學生,而自己也從83道題中抽出36題為段考題目,這個舉動讓校方相當不滿,不但將老師送考績會,還舉辦重考。
 
學校的教務主任拿出,這一次學校舉辦的段考考卷,仔細和任課的化學老師,自己擬定的83道題庫一比,相似度高達百分百,從題目、數字就連選項都是一模一樣,原來這名化學老師是從題庫抽出36題來當成考題,只要能先看過就能拿高分。 不過化學老師的私房題庫,應該都沒有學生能看到,可是沒想到化學老師竟然公開提供給學生索取練習,就有20名學生來拿。結果段考舉行時,考卷一發下來,這些學生立刻寫完,讓巡堂的老師覺得可疑,整件事才爆發出來。
 
雖然化學老師事後表示,這個舉動是為了提高學生興趣,但是出題時連題目數字都不改,失去考試應有的公平性,這讓校方相當震怒,將把這名老師送考績會考核,同時又重行舉行考試,希望能夠亡羊補牢,也給其它老師一個警惕。
 
 

誰把台灣少年考笨了?

這一期的親子天下(2010/12/5出刊)封面上幾個醒目的大字:為何少年不閱讀

這幾個大字的上面的一行較小字體寫著:走錯方向的國中教育

封面故事有兩篇,

『誰把台灣少年考笨了?』:一天考十幾張考卷,從國英數到美術音樂體育,知識和能力全簡化為選擇、填充題;每天上課超過十小時,一切所為何來?《親子天下》記者實際深入台灣四個縣市國中,當一天的國中生,帶你一同感受國中生的真實心情。

『動機,閱讀教學的關鍵』:愈來愈受各國重視的PISA,二○○九年的閱讀題目不同於以往,特別強調閱讀動機,並出現電子文本,為什麼?為何特別強調語文應用的能力?自一九九九年即加入PISA閱讀專家團隊的約翰•德容,分享他對世界各國教育的觀察。

網址:http://parenting.cw.com.tw/web/magazineDetail.do?magId=30


反常態編班 板橋重慶國中遭控訴

反常態編班 板橋重慶國中遭控訴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陳怡靜╱台北報導〕 更新日期:2010/12/07 04:11 
 
教育部已明文規定國中小必須常態編班,但有老師昨天站出來控訴任教的台北縣重慶國中,假能力分組之名,針對國三學生進行能力編班,成績好的A組教室在導師辦公室旁邊,成績較差的B組教室卻外放到資源回收場附近,「這種做法恐怕會製造更多的廖國豪!」

教部限縣府週內查報

教育部長吳清基聞訊後批評,「常態編班是國民教育的原則,若校長無法堅持、向家長屈服,不配考績甲等、考績也不得甲等!」教育部國教司表示,台北縣政府必須在一週內清查並回報,如果有違法,教育部不排除依法督導,並懲處校長等相關人員。
 
台北縣重慶國中教師李俊德昨天和人本教育基金會召開記者會,質疑校方以巧妙手法違反常態編班的規定,並前往教育部陳情。
 
李俊德質疑,重慶國中打著分組教學的名義,以學生的英文、數學、自然三科成績統包方式,把國三學生分成A組和B組,在教室分配方面,成績較好的A組班級被分配到導師辦公室旁的教室,B組卻被外放到資源回收場附近的邊陲地帶,似乎給學生貼上標籤。
 
李俊德表示,他曾經多次向校方溝通,但無法改變校方立場,後來他向台北縣教育局等單位申訴,教育局卻袒護校方,無視於英、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不能統包的規定。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指出,今年針對國中現況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全國有五成一的國中沒有落實常態編班,台北縣重慶國中只是冰山一角。

吳清基表示,教育部已向北縣教育局重申立場,並發文到各縣市教育局,要求落實常態編班。吳清基也強調,家長不該炒短線,認為能力分班對孩子有利,「從教育現場觀察,能力分班的孩子相對自私、壓力大、只重視智育,對於全人教育是相當不利,常態編班的孩子相對較健康。」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武曉霞回應,教育部一直貫徹常態編班的政策,會持續監督地方政府對常態編班情況,同時,將請台北縣政府在一週內清查並回報,如果有違法,教育部不排除依法督導,並懲處校長等相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