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免試升學比序 幫弱勢生倒忙

免試升學比序 幫弱勢生倒忙

 

【聯合報╱李家同╱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新竹市)】 2013.02.20 05:18 am

 

當初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一定是希望能夠幫助弱勢孩子的,但我認為其結果正好相反,因為免試升學的比序辦法絕對對弱勢孩子極為不利。

 

我們教授中有很多人會做機器人,有幾位教授正好有孩子在國中念書。他們就教自己的孩子組裝機器人,也勉強解釋給孩子們聽機器人的原理。在過去,他們是不會做這種事的,現在他們如此做是因為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升學辦法中規定凡是學生有這種能力的一概要加分。聽說這些得天獨厚的孩子們也有一個麻煩,那就是聞者有分,一旦同學知道了,紛紛申請也要來學。可是對一些弱勢的孩子來說,他們絕對吃大虧,他們可能沒有一個父母會做機器人。

報載地方政府規定如果要做志工,就必須到政府承認的公益團體做。沒想到的是這些公益團體已經滿額了,實在不需要小孩子來服務,因此又有一大批孩子立刻倒楣。因為他們根本想做志工也沒有機會,真是欲哭無淚。

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中,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志願序的問題。如果是聯招,人人可將建中填為第一志願,對考得好的同學來說,這是有意義的,他可因此進入建中。對功課不好的同學來說,填了等於不填,可是也不會因為將建中填在前面而受到懲罰。

現在情形不一樣了,如果你想進哪一個學校,把這個學校填為第一志願可以加很多分,填為第二志願加比較少的分數。因此,如果你聰明的話就應該填一個相當好的而少為人知的學校為第一志願。這有一點像在跑得非常快的馬上下注,通常得不到什麼高額回饋,必須找一批冷門的馬而又能夠跑得相當快的,這種情況在數學上叫最優化計算,其實幾乎是一個賭博。對於弱勢的孩子來講,他一定搞不清楚怎麼做,一定吃大虧。

我之所以非常反對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升學,撇開這個辦法的可行性不談,我認為免試升學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因為它勉強得用各種比序方法,而這些方法實在不可能令人信服,還會引起嚴重的民怨。

在過去,自己的孩子因為考不好而不能進入最嚮往的學校,我們也會很心服的。可是現在自己的孩子功課也不錯,隔壁的孩子功課一直不怎麼好卻能到一個他喜歡的學校念書,我相信如果政府硬要實施這種免試升學辦法,社會中一定會有一種不平之氣。這種不平之氣,會令弱勢的孩子讓他感覺將永遠是社會中吃虧的一種人。

希望官員知道政府的政策必須符合社會正義,絕對不能做對弱勢孩子不利的事。

 

2013/02/20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免試升學比序 幫弱勢生倒忙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706464.shtml#ixzz2LREY1GlM

Power By udn.com

台灣升學補習班 比超商還多

台灣升學補習班 比超商還多

 

作者: 林倖妃 | 天下雜誌 2013219 下午3:36

 

12年國教,目標是舒緩過度升學壓力。然而,今年1月,台灣補習班家數創下新高,其中8成以國中、小學生為對象。下課後,孩子開始補英文、作文、音樂、美術、跳舞……。

 

為了明星高中  PISA

 

PISA是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的簡稱,為OECD發展的跨國調查研究。每31次,針對15歲學生,評量他們是否具備參與未來社會所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這可能是台灣的教育「奇蹟」之一。為了因應12年國教,2012年,基北區的明星學校首次實施「特色招生」(不開放免試分發名額,以吸收菁英)。考試內容可能是閱讀理解素養、數學素養兩科,題型與PISA類似。

 

消息才傳出,以考上明星學校為號召的「PISA特色班」,立刻應運而生。然而,「過度升學壓力」,舒緩了嗎?學生下課後的補教產業,蓬勃發展,或許給了答案。「補習班的存在,和政府政策有絕對關係,」擔任台北市補習教育事業協會總幹事20多年的張浩然,看盡起起落落。

 

升學補習班  跟超商一樣多

 

根據教育部委託統計,今年1月,台灣的補習班家數創下新高。立案共有18956家,升學文理補習班則有10626家。其中,8成的招生對象為國中、小學生,逼近3大超商總數的8900家。光是2012年,升學文理補習班,就比前一年暴增近600家。升學補習班和超商數量並駕齊驅,正是另一個台灣教育「奇蹟」。

 

中華民國補習教育全國總會前總會長張萬邦預言,未來只會增加、不會降低。「升學管道多元化,家長對制度愈來愈搞不清楚,乾脆交給補習班,」一輩子投身補教的張萬邦認為,因為少子化,對教育的需求更精緻化。補習班的角色也在轉變,不只教學生,還要服務家長。

 

學生花在補習的時間,愈來愈多。8年級學生方南坤,說起他「超忙」的寒假生活,除PISA特色班、複習78年級課程的寒訓戰鬥營,還有理化、數學和英文。一週補5天。家住新莊的方南坤,未來一年,都將繼續過著早上6點出門上學,下課後轉戰台北西門町、南陽街,補英文、數學、理化和PISA到晚上9點的日子。等他搭車回到家,通常已經是10點半。

 

外語、才藝班  狂飆逾千家

 

事實上,外語和技藝類補習班數量,同時狂飆,為台灣教育「奇蹟」之3。外語類達到5069家,為10年前的2.38倍。技藝類則是3141家,也是10年前的2倍以上。

 

在各色各樣補習班中,以國中、小為招生對象的家數,就佔了高達8成。「升學補習班的家數雖然多,但受到景氣和少子化衝擊,近年每家招生數量都在萎縮,」中華民國補習教育全國總會總會長劉至剛,一家家蒐集招生狀況,發現每家都少約1成五。

 

「人民對教育缺乏信心,才會導致補教產業愈來愈擴大,」從補教起家的劉至剛,一針見血。教育政策反反覆覆,造成民眾惶惶然,訴諸課後補救。12年國教,是否可以挽回人民的信心?這不只攸關教育,而是國家更長遠的競爭力。